老好人卡卡
卡卡今天38岁了,和许多我们年轻时的偶像一样,他依旧英姿飒爽,一脸胡渣藏不住一如既往的少年模样。
许多人至今仍爱慕卡卡青春欢畅的时分,但这些时刻大多停留在球场上——因此我们并不真正了解他。英国足球作家汤姆-瓦特有个理论:球迷们热衷于神化场上的球星,因为他们不仅仅是职业球员,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。
因此判断一名球员是否伟大,要看他场下以及泛光灯外的言行举止。
“卡卡人真不错。”曾采访过他许多次的巴西友人毛里西奥-萨瓦莱赛表示。这位对足球品位挑剔的高级记者,几乎采访过所有巴西球星。他是卡卡的同龄人,借地理位置及职业需要之便,毛里西奥关注着卡卡的整个职业生涯。
他与我分享过3个卡卡不同时期的故事。
第一个发生在1992年,当时他和卡卡刚好10岁。和大部分拥有足球梦的巴西少年一样,当时的毛里西奥也一度梦想成为职业球员,为自己支持的科林蒂安队效力终身。当时的卡卡,为圣保罗少年队踢前锋,而自小身材肥硕的毛里西奥被教练安排踢中卫,当然主要是替补。
在一场青少年比赛中,毛里西奥与卡卡正好对位,原因是科林蒂安队原本的主力中卫吃了街边小摊闹肚子。“那是我短暂的职业生涯里最痛苦的回忆。”毛里西奥日后回忆道。以卡卡为首的圣保罗前锋们,敏锐地察觉到了毛里西奥这个短板,连着打进4个球。其中一球,还是前锋将球射在毛里西奥屁股上,反弹入网。
赛后,科林蒂安队友们成功发扬了“谁犯错就疏远谁”的“优良传统”,教练员也早就在场边准备好了一顿怒骂。毛里西奥一度瘫坐在本方大禁区前,抱着头不敢下场。此时,一名圣保罗球员拉起了沮丧的毛里西奥,拍拍他的背安慰道:“一切都会过去的,上帝保佑你。”这名球员,正是卡卡。
是的,一切都会过去的。大约3年之后,毛里西奥在一次受伤过后,清醒地意识到了自己有限的足球天赋,却意外在病床上发现了自己杰出的写作才能。这才有了之后的第二和第三个故事。
第二个故事发生在2007年,也就是卡卡获得世界足球先生后不久。此时的毛里西奥,已经是欧洲和南美地区小有名气的足球记者。当时,他正为英国《442》足球杂志撰写一篇关于卡卡的采访稿,借机前往米兰俱乐部位于贝尔加莫科莫湖畔的米兰内洛。
卡卡比约定的采访时间迟到了20分钟,但对于一名足球运动员来说,这几乎等同于准时。20分钟后,卡卡戴着一副眼镜,边走边读着当天的《米兰体育报》。
走到毛里西奥跟前,他首先为自己的迟到而感动抱歉。“我当时都傻了,从没有一个球星为因为自己迟到而向记者抱歉(这主要是俱乐部联络官的错),更何况他还是世界足球先生。”毛里西奥当时带着一名摄影记者,是英国人。卡卡见状,还贴心地用标准的美式口音问道:“需不需要我用英语接受采访?”
整个采访过程十分顺利,因为卡卡说话几乎滴水不漏。毛里西奥早就料到这一切,倒是摄影记者从卡卡时不时展现的笑容和亮丽的秀发中,捕捉到了一些精彩瞬间。
一周后的某个工作日,毛里西奥收到了一封来自AC米兰俱乐部员工的邮件,语气显得十分焦急。邮件表示,卡卡希望杂志出版后,能在实体杂志上亲自阅读那篇关于他自己的报道。
“可文章是用英语写的。”毛里西奥回复道。“没关系,如你所知,卡卡在米兰内洛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学习英语。”
两天后,杂志如约送达。毛里西奥又收到了一份来自米兰俱乐部的邮件:杂志已收到。另外卡卡希望我能转达他的谢意,上帝保佑你。
如果说2007年是卡卡职业生涯的巅峰,那么2014年,毛里西奥在美国见证了卡卡人生中的低谷。当时卡卡刚离婚,和弟弟迪甘在奥兰多开始一段新的生活。第三个故事,由此发生。
从社交网络上,俱乐部得知一名奥兰多城的拥趸身患重症,希望能在进医院接受化疗前现场观看一场球队的比赛。俱乐部将此事告诉了卡卡,巴西人主动要求在比赛前陪这名球迷参观球场,并全程拒绝拍摄——他不希望这名球迷憔悴的面容成为某种商业公关。参观完毕,卡卡拥抱了球迷,并在他耳畔说出了那句他重复了几万次的祈祷:上帝保佑你。
毛里西奥表示,卡卡是一名出色的球员,但自己关于他的主要记忆,则是:这小伙子人真好。而且他的好,贯穿了整个职业生涯,成为了一种与他信仰融为一体的本能。
人好很重要,尤其是对于伟大的运动员而言。道理不难解释,运动员的形象很大一部分是由体育媒体人来塑造的,而体育媒体圈子又不大。通常,媒体人之间交流会问“那人怎么样?”,而不是“他说了什么?”。从某种意义上讲,像卡卡这样的伟大球员并不仅仅为奖杯和荣誉踢球,他们也在为历史踢球,而历史的叙述是主观的。
卡卡的好人品有口皆碑,甚至连前妻卡洛琳也在去年年底借前夫再婚之际送上祝福:卡卡是一个好人,他理应得到幸福。
以煽情见长的《天下足球》对卡卡有过这样一段诗意的描述:阳光在他身上洒下最温暖的颜色,信仰赐予他最高贵的品质,爱赋予他圣洁的气息,连天空在与他的对视中也温柔无比。
每个人都有裂痕,这也是光照进来的地方。老好人卡卡,就是许多人心中,永远无法取代的那一束光亮。
———— / 往期推荐 / ————